陜植發〔2017〕46號
各有關市、縣(區)植保植檢站:
粘蟲是跨區域遷飛性、暴發性的重大害蟲,具有集中暴發和隱蔽危害的特點,嚴重威脅玉米生產安全。據監測,近期二代粘蟲在我省夏玉米田部分地區發生危害,局部田塊受害嚴重,全省發生面積近30萬畝,結合氣象預報,預計全省二代粘蟲發生面積500萬畝,且三代粘蟲在局部有集中危害可能。為切實做好粘蟲防控工作,現就有關事項緊急通知如下。
一、 加強組織領導,落實防控責任
7-8月份是粘蟲發生危害重要時期,及時防控關系玉米豐收大局。各地務必高度重視,切實加強組織領導,落實病蟲害防控屬地責任,建立健全防控機制。對重發區要組織人員包片聯系,防控關鍵時期組派精干力量,分赴重點區域,深入生產一線,開展督導檢查,確保防控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。
二、加強調查監測,明確常發重發區域
各地要結合實際,采取系統監測和大田普查相結合的方法,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,認真調查監測,全面掌握蟲態發展、危害情況,摸清發生面積和重發區域。長安、藍田、岐山、扶風、興平、涇陽、潼關、華陰等縣(市、區)要根據粘蟲發生動態,結合天氣情況,及時發布預警信息,向廣大農民宣傳蟲情動態及防治信息。
三、加強物資準備,開展專業防控
粘蟲繁殖速度快,具有成群遷移危害等習性,容易形成短期內集中暴發成災態勢。各地要未雨綢繆,完善防控預案,積極做好應急防控資金、物質、人員等準備工作;要突出重點區域和防治關鍵時期,大力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控;對蟲情基數高、危害程度重、涉及面積大的地方,要及時向農業行政部門匯報,爭取防控資金和行政支持,必要時采取地面大型機械和航化作業等高效防控手段,迅速控制粘蟲危害與擴散蔓延。
四、加強培訓宣傳,落實技術措施
當前,正值盛夏高溫季節,群眾防控意識普遍淡薄。各地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,廣角度、高頻次的向廣大群眾宣傳粘蟲危害的嚴重性和防控的重要性,確保信息覆蓋面和入戶率。要因地制宜,科學制定防控技術方案,指導群眾優先選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的農藥,落實減量控害;要通過舉辦培訓班、印發明白紙、召開現場會等形式,大力開展防控技術培訓宣傳,指導農民科學用藥,適時開展防控,確保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安全。
陜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
2017年7月4日